•   08:30-12:00 | 13:15-16:45  

    •   国际招生办: +86-0411-86115286

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+86-0411-86115206

    •  招生邮箱:  scs@dlufl.edu.cn

    •  传       真: +86-0411-86115296

    •    办公电话: +86-0411-86115292

    •    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6号  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大楼315室/321室  

掐丝为笔,珐琅为彩|中外学子共同制作掐丝珐琅书签

稿件来源:       图片来源:

  2025-04-28   

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4月23日下午,汉学院联合文韵华宝社团开展了“指尖上的非遗——掐丝珐琅”活动,中外学生亲身体验掐丝珐琅工艺,共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,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。



课程伊始,负责人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掐丝珐琅的历史起源、制作工序和艺术特色。“掐丝珐琅,又称作景泰蓝,是一种将铜与珐琅结合,经过多道工序烧制而成的工艺品。由于工艺繁琐、复杂,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巅峰,掐丝珐琅的工艺已经传承数百年,并于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”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,对这项传统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



"原来这就是《红楼梦》里提到的'景泰蓝'!"汉学院的韩国留学生閔多泓兴奋地对朋友说。



随后,他们迫不及待地打开材料包,开始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制作体验。活动现场,志愿者们全程指导调沙、绘稿、掐丝、上色等关键步骤。同学们以掐丝为笔,珐琅为彩,仔细地在书签上勾勒出各类吉祥寓意的传统图案,或融入几何线条、现代创意的自创图案。



在他们的指尖下,金丝蜿蜒如游龙,方圆有度。彩砂绚若朝霞,浓淡相宜。青金石般的蓝、翡翠般的绿…各色釉料在瓷盘上晕染交织,仿佛将敦煌壁画的瑰丽、江南园林的灵秀都凝于方寸之间。



活动中,中外学生相互交流、互相帮助。外国学生向中国学生请教图案寓意,中国学生也好奇地询问外国学生对中国非遗的感受。大家说着不同的语言,却传递着同样对美的追求、对文化的尊重。



活动中,中外学生相互交流、互相帮助。外国学生向中国学生请教图案寓意,中国学生也好奇地询问外国学生对中国非遗的感受。大家说着不同的语言,却传递着同样对美的追求、对文化的尊重。



"非遗不是博物馆的标本,而是握在手里会呼吸的传承。"从掐丝勾勒的精妙纹样,到珐琅填彩的流光溢彩,每一步骤都承载着匠人智慧与历史沉淀。

这场指尖上的文明对话,或许正是"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"的美好诠释。